今天琢磨着测试下欲望驱动更新这招,上个月看到有团队用这法子拉更新率,咱也整个实验试试。
准备阶段
翻出三年前做的记账App,后台扒拉出1万多个三个月没更新的老用户。先给这批人打标签分三组: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- A组:正经更新提示(修复BUG提升性能)
- B组:加塞私货(新增会员专属皮肤)
- C组:直接画饼(新版本能自动识别消费陷阱)
蹲电脑前改推送文案那会儿,自己都觉得C组说得太玄乎。同事凑过来瞄了眼直咧嘴:"你这忽悠劲儿堪比算命APP!"
实战翻车
周五下午四点准时开推。结果推送发了不到两小时,手机开始嗡嗡震:
- B组用户:跑评论区骂街"皮肤卖98?你们咋不去抢!"
- C组用户:更绝,有人真信了,更新完发现被骗,直接应用商店刷二十条一星"诈骗更新!"
- 后台数据:凌晨两点盯着看傻眼——A组更新率12%,B组9%,C组才7%
最绝的是有个暴躁老哥,直接找到我们停更的官网留言板,凌晨三点狂喷:"老子更三次都没见到消费陷阱识别,你们算法是用脚写的?"
事后收尸
周一赶紧加急搞了个真诚道歉公告。挨个给喷得狠的用户发补偿码,电话回访时人家还气哼哼:"早说修BUG不就完了?搞什么花活!" 有个做心理医生的用户说得更直白:"你们这欲望驱动搞的,跟商场'三天清仓'有啥区别?"
总结血泪教训:
- 短期效果:画大饼反而掉更新率,还惹身骚
- 用户原话:"该更的自然会更,整这些虚头巴脑的烦不烦?"
- 个人结论:老实用产品价值驱动更新更靠谱,搞心理把戏容易翻车